百灵的叫声表示什么?
我猜你说的百灵叫,是指西方传统音乐里对于鸟鸣的模拟吧(虽然国内也有人研究用口琴吹奏百灵的鸣叫)。关于这个,最好的资料当然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典籍了——可惜这类东西不是随便可以获得的。
不过如果仅从文献上看的话,百灵的叫唤似乎总是和“欣喜若狂”之类的情感有关的:
1. 《旧约·创世纪》第二章第七节说当亚当夏娃被禁足于伊甸园中时,他们“遂低头哀痛,而扬声悲号;他们便像鸽子那样鸣叫叹息。”——这里当然没有提百灵的名字,但是鸣叫的鸟类显然是泛指,而且这么描写显然是在模仿真的百灵鸟的鸣叫。
2. 公元300年左右,希腊医生盖伦写了本《动物解剖学》,其中论述鸟类部分这样写道:“......在它们(指鸟类)的喉部有一块肌肉,能随意伸缩,使喉部形成漏斗状,随后空气通过骨管进入鸣膜,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如乐曲般优美、动听。当鸟雀高兴的时候,就会发出悦耳的鸣叫。”——这里也提到了鸟的鸣叫与高兴的关系。
3.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鸟的鸣叫是某种交流的方式——“就像人类用语言交淡一样。”约翰·斯特拉斯堡的动物史书中这样描述道。
4. 但也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说话”。18世纪初,法国鸟类学家马特尔写了本巨著《昆虫记》,里面谈到一些他不承认由人发明的鸟类行为,包括“说谎”“偷窃”“谋杀”等等——但显然他是不会相信鸟会使用语言的,因为他觉得只有人才会有高级的思想活动。
5. 说到中文古籍,我搜到的第一则材料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里面谈及一种来自美洲的南瓜时说:“然此瓜种自西洋番国而来,未识果其地之食味是否。但其形长、色黄,皮厚而肉腻,味甜而滑润,或亦有益人之食,可备一馔。又因番字‘南瓜’之称谓,其‘南’字音乃‘纳’音之‘那’,故又名‘南瓜’。”这里的“番字‘南瓜’”显然是指西班牙文和英文的“pumpkin”,而这个词的正字法应该是“pepin”或者“pimiento”。因此这应该是最早把“pumpkin”记录成中文的明文。
至于pumpkin本身,据说来源于西欧的一种野生葫芦,也就是拉丁语中的“pepo”(现代意大利语的“pepe”或现代法语的“pomme”),这种野生的葫芦大约起源于地中海地区,而后扩散到整个欧洲并在那里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