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狗狗是不是宠物狗?
我们很难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定义“纯种犬”的概念,因为这涉及到好几个不同专业的领域,比如遗传学、形态学、流行病学和营养代谢等。 目前我们对于品种概念的理解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一个是科研机构的学术文章,另一个则是CFA/AKC等机构编写的犬种标准。 虽然这些文献和数据以严谨著称,但其中也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或是由于收集数据的方式导致可复现性差。所以,我们在这里给出一个大致的概念,仅供参考。 在讨论“纯种犬”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几个概念:育种、繁育和培育。
这些词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差别很大。 在我们讨论“纯种犬”时,其实指的就是某个物种的某一个自然群体(subpopulation)在某一时间段内连续繁殖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所采用的配种方式则直接影响着子代的表现型(最终性状)。
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育种是指一群动物不断的繁育,后代群体不断缩小;
2.繁育是指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的交配形式,目的是让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从而出现基因型的多样性;
3.培育则是通过人为干预(例如指定配种计划、强制近亲交配)的方式产生特定的表型,其目的性更强,对品种的塑造作用也更明显。 了解了以上的概念后,我们再来看这几个术语的区别:
1.纯种犬:通常指的是某物种经过长时间的繁育,其遗传基础发生了单一变化而导致的某个生物种群在形态和行为上的特异性表达。这个特定群体的个体能够相互交配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2.纯种狗:我们平常所说“纯种狗”的概念可能不如前面那么严格,很多时候仅仅表示我们人类对犬类观赏价值的认可——这种价值可能是由表型(身体特征)所带来的,也可能源自于行为特点(聪明、忠诚等等)。不过要注意的是,就算外表再像,如果是杂交配出的后代,即使具有相同的表型,也不是纯种狗。
如果仅以“是否纯种犬”作为判断标准,则无法解决所有的“纯种犬”问题。因为有些物种并没有完善的繁育体系,导致其近亲繁殖的几率非常高,这样产生的后代尽管不是杂交后代,但却有可能存在遗传病的风险。我们在选购宠物的时候,最好选择正规商家,并仔细查看饲养记录,以此降低买到遗传病概率高的“纯种犬”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