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虫病吃什么?

龚郦谊龚郦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虫子”,是焦虫病的患病动物体表寄生的一种昆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目蛔目异尖科,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蛔目的蛔目,以及异尖科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病”,是指这种寄生虫在宿主(患病动物)的体内发育繁殖引起的疾病现象。 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种动物传染病的病因和症状 【病因】: 异尖虫的成虫形态似蚯蚓,头部有3对喙状口器,体表有4对纤毛,能自由活动,以吸取血液里的营养物质。幼虫期无喙状口器,体壁光滑。

当异尖虫的幼虫侵入皮肤后,可移动到血循环中,在血液中发育成幼虫,当幼虫经肝门血管进入肝脏内时,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且含有丰富的血管,所以幼虫很快开始在肝细胞内发育成具有成熟形态的雌雄异形节片,此时幼虫由黑色变为灰白色。 由于哺乳动物肝脏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又拥有独特的解毒功能和强大的代谢能力,因此绝大多数的寄生虫一旦入侵动物机体,都有可能在此定居并不断繁殖,导致感染发生。

虽然异尖虫在消化道内的活动能力有限,但其喜食组织液、消化液的特性使它很容易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形成全身性感染。 当异尖虫在消化道内取食时,虫体可因机械性和化学刺激而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消化道壁出现充血水肿,粘液分泌量显著增多,而异尖虫则隐藏在粘液层下继续吸收营养,待炎症反应缓解后,虫体逐渐恢复其活力并开始新一轮的感染过程。

如果细菌等病原体在消化道内产生毒素或释放酶类,则可加速异尖虫的感染过程,并且增加虫体对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耐受力,从而出现毒血症症状或神经症状。 【症状】 急性感染的异尖虫幼虫期较短(2~5天),通常在进食30分钟后即在消化道内活动,当遇到胃肠道收缩时,虫体可因蠕动而向下运动,但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异尖虫常停留在同一位置,当其接触到肠壁上的毛刷状上皮细胞(有黏液腺体,可分泌黏液,覆盖于虫体表面形成一层粘液膜)时,即可停止移动。

若局部炎症反应明显,则虫体周围上皮细胞游离缘向中心皱褶,形成伪足,同时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增多,白介素6(IL-6)水平升高,从而使虫体固定于上皮细胞上。随着幼虫不断吸取营养,身体体积逐渐增大,直到1周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幼虫开始逐渐萎缩,最后坏死脱落并被消化液分解。

在整个感染过程中,由于幼虫期短,因此所获得的免疫抗体反应不强,故容易反复感染。 对于慢性感染者,由于长期反复刺激肠道,可使部分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症状,但一般并不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异尖虫不仅可以通过消化道侵入机体,而且其还可以经伤口处钻入体内,尤其是面部伤口、烧伤以及蚊虫叮咬后,都可能有感染发生的可能,需要特别留意! 如果您发现自己或身边的毛孩子有异常行为、厌食、呕吐腹泻、消瘦等情况,应及时检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