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狗打架?
“ 打嘴 ”,这是一个中国家长最常使用的词语,用来要求孩子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不要嘴软、要更强势一些。 我想说的是,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这样说,没有太大问题;但在社会中,这是十分幼稚且危险的做法。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场景中,有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交往……其中,交谈无疑是建立关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然而,很多家长忽视了言语的力量和重要性。他们只看到了孩子言语之外的表象——比如,孩子不跟人打招呼、不愿意分享、耍赖皮……却忽视了言语本身的可能。 殊不知,孩子的语言能力是从0开始的,从牙牙学语到慢慢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中间要经过很多练习才能达成。 而这些练习,正对孩子的言谈举止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家长每次看见孩子不跟人打招呼就揍他一顿,那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孩子依旧会回避。他并非没有“勇气”,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从未被引导着尝试过这种沟通的方式。
相反,如果孩子每次都不跟别人打招呼,却都能收到来自家长的积极反馈,比如:宝贝真乖,妈妈爱你!那么,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将“爱妈妈”“讨妈妈欢心”与“不打招呼”联系起来,继而形成对“语言”的错误认知。
当家长看到孩子没有像以前一样乖乖跟陌生人打招呼的时候,不应该指责和惩罚孩子,而是应该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宝贝想玩那个玩具吗?” “宝贝想吃冰淇淋吗?”……只有通过言语的正面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学会勇敢表达。
所以,“打嘴”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让孩子变得“强壮”,但从长足的角度来看,却是毁掉了孩子一生幸福的恶果。